晚上8點來到溪布街印象鯢宴餐廳用餐。
還好餐廳離魅力湘西秀劇場不遠,正好趕上晚上9點第2場表演。
進場時,剛好遇到前一場之戶外表演,此時已近尾聲。
\
張家界魅力湘西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,成立於2000年,主營大型民族歌舞史詩——《張家界·魅力湘西》。公司旗下擁有享譽海內外的文化旅遊演藝基地——張家界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。該廣場總投資2.5億元,占地31.22畝,劇場座位數2600個,每晚兩場演出座無虛席,深受觀眾好評。《張家界·魅力湘西》,由黃永玉題名,宋祖英、張也、陳思思三位湘籍歌唱家演唱主題歌。
全場座無虛席。
1.苗族鼓舞
湘西苗族鼓舞,是我國苗族地區最獨特的舞蹈藝術。它流傳在湖南省湘 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、鳳凰縣、瀘溪縣、保靖縣、花垣縣、古丈縣等。國家文化部於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中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護試點區。苗族鼓舞是試點區的重點保護項目。
2.邊城
根據沈從文的邊城裡翠翠的故事,描繪了翠翠和天保,儺送之間的戀情,場面唯美體現湘西兒女的感情。
3.爬樓
「爬樓」是廣西金秀茶山瑤族獨特的婚戀習俗。瑤族歷來有女娶男嫁、戀愛自由的傳統。其居住的房屋皆為木結構干欄式。當家中的姑娘長到了談戀愛的年齡,其父母就安排她到吊樓居住,以方便與男青年上門幽會。每當夜幕降臨,其姑娘就在吊樓里等待戀人。以歌舞形式展現瑤族小伙子的熱切心情。
4.馬桑樹兒搭燈台
《馬桑樹兒搭燈台》是一首流行於湘西的男女二人對唱的革命民歌,是張家界桑植縣的民歌,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也演唱過。
5.茅古斯舞
茅古斯舞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,流傳區域內的各縣誌、廳志均有記載。其主要流傳在湘西州龍山縣、永順縣、保靖縣、古丈縣等地。每逢正月,土家族村民結稻草為服,扮演原始初民漁獵農耕等故事,用以祭祀祖先創業功德,祈求保佑人畜興旺、五穀豐登。茅古斯具有人物、對白、簡單的故事情節,及一定的表演程式,以村落或姓氏為單位輪流舉辦,持續五至九天不等;全用古代土家語演唱,以至有些土語今人無法翻譯。保留至今的劇目有《做陽春》、《趕肉》(即狩獵)、《捕魚》、《搶親》、《甩火把》等。
6.湘西趕屍
觀看提示:《魅力湘西》把它搬上舞台,根本目的還是滿足觀眾的獵奇探幽心理,讓大家感受湘西獨特的地理人文之一角。由於現場音樂恐怖,場面陰森,請觀眾在觀看此節目時,一定要照看好身邊的老人、小孩和女士。
7.女兒會
女兒會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,幾百年來已形成了獨特的節俗文化,它因在華夏大地上凸現女性光輝而備受關注。一般每年的農曆7月7日至12日這幾天,是傳統的「女兒會」吉日,如今已發展成土家族聚集地區的民族節日。
8.神刀俠侶
9.【觀眾同樂】【哭嫁】
導遊跟我們說,此時即可先離席至戶外表演場地,先佔比較好的位子。
10,場外篝火演出
土家硬氣功表演,湘西三大蠱迷巫術表演(包含上刀山、走鐵犁、下火海),大型土家擺手舞表演。
胸口碎大石,小時候鄉下賣藥的也常表演。
上刀山
晚上10點半結束整場表演,立即驅車前往下榻酒店-禾田居,到達時已經11點,也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