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從報國寺到伏虎寺距離還蠻長的,而且都是上坡路,所以安排搭電瓶車。
路上還是有不少人選擇徒步。
我們搭電瓶車很快地約7-8分鐘就到了伏虎寺。
布金林-清代僧人寂玩和尚按照《大乘經》的字數,一字一株植樹成林,共計十萬零九千餘株。
伏虎寺依林而建,背靠伏虎嶺,布金林古木蔥蘢。
伏虎寺-建於唐代,宋朝時為「神龍堂」。明朝被毀,清朝順治八年重建,更名「虎溪精舍」,後因附近虎患,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,更名「伏虎寺」。
離垢園-布金林高出寺廟殿宇許多,每當有樹葉落下,還沒到屋頂便被一陣山風吹走了,幾百年以來一直如此,從不用打掃。康熙帝玄燁得知此事,賜書古剎禪林「離垢園」封號,盡顯清淨無為的佛學玄奧。
大雄寶殿
五百羅漢
下過雨的山景非常清晰。
比爸擺起POSE。
高雄妙通寺樂捐功德碑,佛曆2539年95年(應該是西元1995年)。
吊帶褲姊妹花。
虎溪精舍
搭電瓶車下山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