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飽飯的小金門第一點是來到一個海灘
阿伯說這裡是離大陸最近的一個地方
中秋節可以看到對岸放煙火的美景
今天還是有霧氣所以連對岸長怎樣都看不到
來金門三天都沒看到對岸的樣子...好可惜喔!
遠處有個碉堡
現在有假人及一隻狗站立在那....
感覺好像在保家衛國的樣子
就是這個碉堡
阿伯說有時門沒有關...可以進去看看
但今天我們無法進去看看
湖井頭
景點地址:烈嶼鄉湖井頭村
開放時間:每週一至週日08:00-17:00
全年無休
更多資訊:http://okgo.tw/buty/00921.html
文章來源:金門縣政府
座落於烈嶼西北角最前端,一九八九年落成。
戰史館除了展示戰史資料外,還有觀測站和播音站。
館內戰史資料,以記錄小金門戰況為主題,觀測站架有高倍望遠鏡,播音站以音樂和喊話,展開對大陸的心戰和政治號召。
國姓井
相傳當年鄭成功來台,於湖井頭附近登陸,由於官兵苦無水喝,因此,鄭成功\將劍往現金的國姓井一指,命官兵挖掘,果然挖出一口水井,所以後人稱之為「國姓井」又名「劍井」。旁有于右任先生所題的「劍井」二字。
這口井阿伯說井水是冬暖夏涼
比爸有嘗試一口
沿路也有個點是-西湖生態區
這裡很特別放了一排的戰車
我們就在這看一下景色拍拍照就離開了
來到小金門才知風雞也有鎮煞的作用
就猶如大金門的風獅爺一樣
風雞
小金門的西方、南塘、東坑等村外緣豎有泥塑的公雞,前二者雞身漆成白色,村民稱為「白雞」,也叫「風雞」;相傳很久以前小金門地區著一戶善良的農家,平常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工作勤奮,過者簡單、樸素、與世無爭的生活。然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;無情的旱災、蟲災、風災吞食了他的家園,粉碎了他們追求的夢想。此時此刻農夫有者滿目瘡痍的農田及搖搖欲墜的房舍,他們對於未來的人生充滿惶恐與猶豫,正當他門一籌莫展失望之際,忽然從遠方飛來一隻風雞,見牠雙翼展翅,紅冠白羽;昂然挺立在牠踏過的每一個地方,馬上又恢復往日的生機。
農夫為了感謝上蒼的厚愛,風雞的恩澤,特別將風雞的神采塑立在村落旁及屋頂上,為後代子孫供奉、追念、膜拜的對象。
強風,其環境適合白蟻繁殖生存,故此處極易有白蟻產生。昔日以木造為主的廟宇易受白蟻產生侵蝕損壞,因而以混凝土塑成的白雞坐落於廟宇附近隱含者有啄食白蟻之意味。公雞有守時報曉的功能,嘹喨的叫聲似乎是要斥退邪惡與黑暗,迎接希望與光明、勇敢與充滿希望,這樣的民間的信仰,又賦予白雞一些靈力。另以雞朝向主要強勁季風的風向則隱含者擋風的用意,後遂衍生成白雞具有鎮邪制風煞的作用;因此村民在屋頂塑立陶瓷或泥塑的「風雞」就是期待牠的陣風煞、驅邪避災、護宅保平安。
南塘、西方、東坑等村落均有風雞的足跡,下回,記得將風雞刻畫到屬於金門的腦海裡。
可愛的風雞
這裡居然有手留蛋的地標
接著我們就前往吳秀才厝
這是屬於縣定古蹟
吳秀才厝外觀
牆上的碉刻都很華麗細緻
連門上都要有對應
左圖是平安福氣
右圖是鳥語花香
看完後我們時間也不多了
阿伯就載我們到九宮碼頭坑道
我們從這走下去就可以走到搭船的地方了
謝謝阿伯熱情地幫我們介紹
讓我們對小金門有點了解
我們又要走坑道了
九宮坑道
聯絡電話:082-364401
景點地址:位在小金門九宮碼頭旁200公尺處
開放時間:每週一至週日08:30-17:30
全年無休(農曆除夕或公告停止上班日等特殊狀況,停止開放)
更多資訊:http://okgo.tw/buty/02684.html
文章來源: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
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,位於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,為一雙丁字型的水道,坑道總長790公尺(含括四個出海口、五座運補碼頭),比翟山坑道大一倍之多,民國五十年開挖作為人員、物資運補用,87年移撥金門國家公園規劃整理,於90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,並於坑道上方設有烈嶼客中心,館內圖文展示金門與大陸廈門相對位置、小金門賞景據點、道路動線、豐富地質景觀及坑道介紹,內容簡單扼要,使遊客能對烈嶼地區有一全面性的了解。
坑道內
這是來金門走的最後一個坑道了
來張坑道的最後合影
在碼頭邊的風雞
在金烈水道短暫的漂浪後,在接近九宮碼頭的時,遠遠的便可以望見佇立於白色塔尖的烈嶼地標—風雞,而且是隻不折不扣的鐵公雞,獨自佇立於高塔之上,是對於在地的守護以及遠方遊子的呼喚。
九宮碼頭風雞地標